- 空氣凈化器市場急需行業聯盟引路
- 日期:2019-07-25 來源:鑫統亞 分享:
空氣凈化器產品作為一種專門改善和解決室內空氣污染問題的家用電器,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關注。民用空氣凈化器是由工業用空氣凈化設備向民用消費品轉型而來的產品,是目前室內空氣凈化產品中較為高效可靠的環境空氣污染物防控產品。由于目前該類產品并無統一認證標準性能,也無法直觀感知,空氣凈化器行業發展一度緩慢。但有專家預測,我國空氣凈化器市場容量未來將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在強勁的市場需求下,我國民用空氣凈化器行業參與企業眾多,其中不乏國內外知名品牌,如飛利浦、松下、3M、大金、伊萊克斯、美的、遠大等。
隨著各路廠家競相殺入這一領域,各種神乎其神功能的凈化器也不斷推出。天津家電協會秘書長武淦認為,在空氣凈化器產品市場,商家打出的各種“除醛殺菌”等健康概念,多為商家炒作,其實際效果難以測定。還有專家認為,空氣凈化器上的過濾網作用相當有限,在吸附飽和后,凈化器恐會變成污染源。
面對行業亂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專家指出,導致無序競爭現象嚴重的主要原因,一是標準體系不完善、標準技術水平有限,沒有可執行的統一標準。目前,針對空氣凈化器產品性能的國內現行標準共有3個,分別是關于抗菌除菌性能的強制性國家標準、產品性能方面的推薦性國家標準和產品凈化性能方面推薦性輕工行業標準。3個標準中有很多性能指標相同,但測試方法和技術要求卻大相徑庭、相互抵觸,為突出的問題集中在各類污染物凈化性能評價上。此外,這些標準中均存在明顯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缺陷,技術水平不高。直接給第三方檢測評價機構開展空氣凈化器產品檢測工作,帶來方向性和操作性上的難度,致使業內規范的企業想統一執行標準都難以實現。同時,所涉及主要性能的標準均為推薦性,大部分生產企業選擇了犧牲消費者利益而保護自己的標準執行。二是重要指標缺失評價方法,消費者難以選擇。適用面積是消費者選購空氣凈化器產品首先要問的問題,但國內標準中尚無此定義和統一評價方法,導致各企業為滿足消費者的實際需求,自行任意規定了計算和評價方法,就連稱法也五花八門,有適用面積、適用體積、使用面積等。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無法正確選擇合適的產品。三是夸大宣傳現象普遍,企業自律性差。民用空氣凈化器產品凈化性能的優劣,必須依靠專業檢測儀器按一定的測試方法進行評價,導致空氣凈化器產品的凈化能力究竟如何,消費者在選購時只能被動信任商家的宣傳和提供的檢測報告。而基于國內標準均為推薦性標準,加之行業內有些不負責任的檢測機構出具了不合理的測試報告和數據,類似“1立方”測試艙、任意延長測試時間進行性能測試、終凈化效率99.9%、99.99%等等,誤導了消費者。